作为人口输入大省,广东省目前非户籍义务教育学段的学生,加起来有430万人,再加上学前义务教育,已经超过了600万人。而且有八成都集中在广州、深圳等珠三角城市。作为流入地接收的随迁子女越多,教育压力和挑战也会越大。
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公共政策研究员是怎么说的。
随迁子女入学最大的难点在于公办学位的不足,作为全国城市中,随迁子女入读数量最多的城市。
2015年,深圳市拿出了一半的公办学位来解决随迁子女异地就学问题。但是却只能满足23%的需求。目前深圳市义务教育阶段超过62.7%的公办学位提供给了外来人口子女。
在广州,2015年非穗籍学生占比:初中阶段是超过了47.23%,普通高中阶段是超过了31.06%。
目前,广州正在加大中小学的学校建设力度,到2018年,全市将会审改、扩建129间中小学校,新增16万个学位。
2017学年起,新入学的来穗人员随迁子女有一半可以入读公办学校或公助民校。
除了学位,保障随迁子女入学,还涉及到办学用地、师资短缺、教师编制以及申请限制条件等问题需要解决。
作为政府来讲,我们需要提高学位总量的供应,财政上要加强投入,要去扩大校舍,要建分校。我们应该把所有民办学校、资源一同对待。民办学校和公办学校,将来在教学质量上应该是没有特别大的差别的情况下,才能真正解决不管是广州户口还是非广州户口的小孩读书,都能得到统一的对待。
其实我们有目共睹的,包括广东在内的很多省份都是非常重视,也是不遗余力地去做好这件事。随迁子女读书的问题就好像一个温度计,可以测量出一座城市人文情怀的温度。我们希望每一个小孩都能获得平等的教育机会,也希望每一个孩子都可以在父母身边长大,我们知道身心健康的青少年儿童以后是社会的栋梁,也是我们的未来!
视频网址:http://v.gdtv.cn/news/xwdsj/2017-02-23/772209.html